申請加拿大研究生留學的學生可能在積極準備留學申請材料,選擇適宜自己的留學熱門專業和知名院校,但是研究生導師的選擇也是不容忽視的一個問題,去加拿大讀研究生如何選擇導師?這決定大家今后在加拿大幾年的求學生活中的方向,也關乎著學生未來的發展。
加拿大留學生如何選擇導師?
什么樣的導師為好導師?加拿大人的說法是academically active。意思就是說,不是名氣說了算,而是現在還在高產量的去做課題。我們說,一般一個教授,起碼要保持每年6片論文,才能算是活躍。教授最近出的論文,都會放到自己的主頁上。只有活躍的教授,才有funding多請學生,也才能保證學生如期畢業。所以這個問題應該在報研前了解好,而不是單單看學校,大致有三種導師可以選擇。
第一種導師叫-Manager
典型特點是把任務劃分得很詳細很具體,指導加拿大研究生踏踏實實把每一步作完了,也就成功地完成了科研課題。這種導師的最大優點是學生知道要做什么,老師也會緊跟學生,隨時討論進展。但是這種類型研究也存在缺點,那就是學生會特別依賴導師。在Manager型導師手下,有些人沒什么機會真正鍛煉自己獨立完成工作的能力。因此,加拿大研究生申請者如果渴望動手鍛煉的話,這種類型的導師不是合適的人群選擇。
第二種導師叫-Builder
典型特點就是老師主要提供大體的方向,具體的工作步驟不會確定,讓學生進行自由選擇。跟這種導師的優點非常明顯,學生知道怎么獨立地完成一個科研任務,很深入地理解里面的方方面面。可以這樣說,Manager告訴你如何去做,Builder讓你自己領悟,而自己領悟往往比別人說教來的收獲更多。缺點是學生很容易找不到方向,有的人做得很失敗,受挫折比較多。如果去加拿大讀研究生的人對于研究方向沒有很好的認知能力,那么很容易迷失自己。
第三種導師是-Hybrid
導師前期作為Manager簡單帶你一兩個學期,然后就放手作Builder,這個應該是最理想的類型。有的學科課程指導老師也會因材施教,根據學生的特點來決定側重某種類型,或者混合使用一些授課方式幫助學生成長。加拿大讀研究生的目的就是培養自己更高階段的身心素質,所以學生一定要認真抉擇。
那么教授如何選擇研究生?
這似乎很難一概而論。如果這個教授有專收的學校,那么你就是100份resume交到他手里也就是石沉大海。一般來說,加拿大大多數學校都有委員會專管新生選拔。但是,其實話事權在教授手里。如果有學生聯系教授,那么教授當然會先處理那些自動敲門的學生,如果有適合的話,學校就會要人。如果沒有,那么,學校就會收好寄來的resume,匯總后,把寫了有申報教授對象的材料,發到該教授手上。如果沒有,但是定了方向的,那么就會發到該方向有關的所有教授手里。接下來,才把表保管在辦公室當成database,有教授問要人的時候,才把適合的給他們看。因此,自己找教授,直接從教授那里拿offer永遠比申請寄到學校,等學校回復更有效(當然,這又得對教授做研究,回到上一段的議題)。所以如果你沒有確定哪個教授適合的話,填申請的時候就只要填方向,而不要指明教授。因為指明之后,其他教授就不能馬上接觸到你的材料,而是要等該教授說不要,才有幾乎看到,那么就遲了。一般的學校(UBC除外),deadline都是2月1號。大概早的話3月,遲的話4-5月就能有結果。六月還沒收到的話,那就真是Good luck了(當然,我也見過7月才拿到offer的,只是offer都是些很爛的方向)。
至于專業,一般來說,軟件在溫哥華,多倫多都比較吃得開。硬件就大概都在多倫多。金融會計哪里都需要。但是慎選MBA,假如你沒有加拿大工作經驗,誰敢給你管理自己的公司?而且加拿大MBA專業,比一般的學科都貴,一般的人要讀,都是公司出錢讀的,所以基本上都是Part time。如果你要讀MBA后回國工作的話,那還不如在當地讀MBA來得更結合實際,更容易結交網絡。
能否尋到一個好的導師會決定你研究生階段過得好與不好,而且能有一個好的導師,你的畢業看起來會更加的容易。更多留學相關資訊,歡迎和我們聯系。
>>我感興趣,馬上在線咨詢